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
首页 >  热点 >  >  正文

天天观察:理想加入大模型之战,车企的尽头是人工智能?

2023-06-18 16:42:47来源:时代周报
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黄婧


(资料图)

车企也来卷GPT了。

6月17日,理想汽车在其发布会上透露,“理想同学”加入了其自研的Mind GPT,支持声纹识别、内容识别、方言识别、出行规划, AI 绘画、AI 计算等功能。理想方面称,为 Mind GPT 的训练建立了一个不断更新的汽车知识库,过滤和去重数十 TB 的原始训练数据,使用了1.3 万亿个token进行基座模型训练。

年初Chat GPT在国内掀起一阵大模型布局热潮,百度、华为、阿里、商汤、科大讯飞等科技企业都纷纷争相布局自己的大模型。这一阵风也不可避免地刮到了车圈。

理想并非国内第一家宣布接入类GPT技术的车企。今年2月初,集度CEO夏一平宣布,集度汽车机器人将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。

“汽车行业的变革,电动化是上半场,而智能化则是下半场”,已成为汽车行业普遍共识。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、研究员盘和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“万物皆可GPT,ChatGPT成功后,如今向多应用生态发展,车企也想将GPT的热度引导到智能车联网领域。”

然而,蜂拥布局的GPT技术最终会为汽车企业的贡献几何,仍然存疑。

多家车企已申请注册相关商标

早在Mind GPT发布的两个月前,理想汽车就已开始注册申请相关商标。

天眼查app显示,4月24日,理想汽车关联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“MindGPT”商标,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、网站服务等,当前商标进度均为申请中。

图源:天眼查

不止理想,近段时间以来,不少车企都有所动作。

6月15日,梅赛德斯-奔驰和微软宣布,两家公司正在合作测试车载ChatGPT人工智能,美国超过90万辆配备MBUX信息娱乐系统的汽车可以使用。

梅赛德斯称,测试计划的结果将为 ChatGPT 添加到其他国家和其他语言的计划提供参考信息,也就是说如果测试顺利,这一功能有望扩展到更多地方和更多汽车。

国内方面,近段时间以来,据不完全统计,仅仅在5月,就有长城汽车、蔚来汽车、小鹏汽车、奇瑞汽车四家车企申请了GPT相关商标。

天眼查app显示,5月31日,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申请注册两枚“ICAR GPT”商标,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、网站服务。

5月30日,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为“长城汽车SPACEGPT、“GWMSPACEGPT”,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。

5月26日,小鹏汽车关联公司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“XMARTGPT”“XPGPT”“XGPT”商标,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、通讯服务。

5月15日,蔚来汽车关联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了多个GPT商标,包括“KnowmeGPT”“NIOGPT”“NOMIGPT”商标,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、社会服务、建筑修理、科学仪器等。

目前,已有多家车企宣布就大模型与企业展开合作。

2023阿里云峰会当天,吉利汽车、智己汽车、奇瑞新能源等多家企业表示,将与阿里云在大模型相关场景展开技术合作的探索和共创。今年2月初,集度CEO夏一平也宣布,集度汽车机器人将融合百度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,计划打造首个针对智能汽车场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体验。

GPT为造车贡献几何?

汽车行业的竞争正在逐渐转向智能化战场。

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达33%,较去年同期27%的渗透率提升7个百分点。随着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攀升,车企在硬件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,软件方面成为形成竞争差异化的要点。

在理想汽车 2023 春季媒体沟通会上,理想汽车CEO李想就曾表示出对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视。他表示,智能电动车面临着人工智能革命。人工智能时代来临,软件 1.0 走向软件 2.0。现阶段的辅助驾驶,还是人类制定规则,智能要依靠人工;而具备认知学习的软件 2.0 阶段,车开始像人一样观察世界,并做出决策。

今年 3 月,针对 GPT-4,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更是表示:“GPT 是最近数年的全新技术浪潮中,包括元宇宙,区块链,Web3 中等中我唯一觉得既是趋势又在眼前又可产生颠覆的。”

“GPT技术的接入能够提升车的人机交互能力和综合环境问题的互动能力。今后车企在同一价位段的硬件方面的品牌差异会越来越小,当舒适性、安全性、动力和续航里程上竞争难以产生太大的差异时,卷智能就成了选择的必然。”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
谈及车企搭建GPT技术的路径,盘和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“可以采取两种方式:一种是和成熟的大语言模型合作,另一种则是需要自己从零开始积累大语言模型的数据。一般车企会选择前者,这样,对于车企来说,只需要针对自身需求提供数据范例,让大语言模型适配车主需求即可。”

不可忽视的是,大语言模型的搭建也并非易事,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硬件投入。

“企业对技术的实际响应和落地体验,是由算力、算法以及自身的整体架构与生态系统决定,是不同车企需要去克服和提升的难题。”张君毅认为,车企们争相独立布局大语言模型技术,技术资源和注意力容易被分散,由于基层算法人才的趋利流动和大算力GPU的分配,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扰自动驾驶的市场发展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[ 相关新闻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