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
首页 >  热点 >  >  正文

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行程近万公里,广东革博让革命文物“活”起来

2023-08-04 00:30:36来源:羊城派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冯婉琳图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全胜

8月3日晚,“永远的红色——红色文化轻骑兵(2021-2023)活动回顾分享会”在广州起义纪念馆举行。

本次分享会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(广州市文物局)指导,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(以下简称“广东革博”)主办,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协办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广东革博的讲解员、活动参与者分享了各自体会,歌舞《追寻》、创意街舞《致青春》、配乐朗诵《百年征途》等在现场表演,以艺术形式展现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。

将红色文化送到群众“家门口”

本次分享会由五个篇章组成,分别是“追寻红色足迹”“讲好红色故事”“传承红色基因”“赓续红色血脉”“传递红色力量”。

广东革博讲解员苏香旭、汤敏以讲述人的身份,串联起五个篇章,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三年来广东革博开展“红色文化轻骑兵(2021-2023)活动”的探索与实践。

“轻骑兵走过的每一个史迹点,每一条活动路线,我们都多次调研、反复推敲,对每一项活动内容精心策划、用心打磨。我们把革命遗址作为生动的教学课堂,将精彩红色文化送到群众‘家门口’。”汤敏讲道。

苏香旭表示,以往她的讲解舞台只是在展厅,为观众讲述每一块版面上的历史照片、每一件展柜里的文物背后的故事,而参加了红色文化轻骑兵活动,让她有了更深的触动。

“我们将展板、展品带到革命故事的发生地、带到乡村,用情景剧、木偶剧、经典诵读、红色党课等多种方式,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。当我听到当地群众、乡村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时,我感受到文物变得有生命有温度,历史照片变得生动、鲜活。原来红色故事可以这样‘讲’,革命文物可以真正地活起来。”

“朋友圈”助力红色文化传播

“1922年秋,周其鉴毕业了。他要遵照党的指示,准备投入到工农运动中……”红色情景短剧《求真为民心可鉴——周其鉴》在分享会现场演出。

该剧是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2023年度活动“一村一物一故事”的5个以革命烈士为原型的原创短剧之一。该剧曾在周其鉴烈士的故乡肇庆市广宁县新楼村首演,周其鉴烈士的后人在观看时热泪盈眶,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也给予高度好评。

广州大学杨悦同学在现场分享参与“轻骑兵漫手帐”的创作心得。她在连州冯达飞纪念馆看到冯达飞写给亲人的一封信,表达了他离家的无奈及对家人的思念。

“我在广州上学也常牵挂着家人,这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,让我感觉到革命者也有家事,也有牵挂的亲人。再去了解他的革命故事,我这才真正明白他们舍家为国的精神有多么伟大。我想这就是我们去寻找文物故事的意义,就像漫手帐中写的那样:也许时间不是距离,革命者的精神我们会明白。”

据介绍,三年来,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以红色文化为引领,吸引了不少单位共同参与和支持,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,使红色文化传播的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。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、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、南方杂志社、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广州大学、广州图书馆等单位都在其中。

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永远在路上

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是广东革博于2021年首创的品牌教育项目。广东革博相关负责人介绍,三年来,该馆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围绕三个鲜明的主题,以线上线下“两条腿”走路,绘就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新时代红色地图:

2021年,以“串联红色线路追寻革命足迹”为主题,重走广州起义部队改编的红四师转战路线。该项目获评2021年度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。

2022年,以“启航1925”为主题,追寻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徙路线。

2023年,聚焦乡村振兴,以“一村一物一故事”为主题,带着5件馆藏革命文物,走进革命人物纪念地、革命事件发生地,与当地群众共同追忆革命先烈,感悟革命精神。

三年来,“红色文化轻骑兵”跨越珠江、长江和黄河,足迹遍及8个省、18个市县、多个红色村落,累计行程近万公里。

活动过程中,广东革博与各地宣传、文旅部门和博物馆、学校等单位紧密联系、深度合作,探索出“1+1+2+N”的活动模式,以革命文物为载体,让革命文物“活”起来,多形式生动立体送红色文化到群众“家门口”,构建了“红色文化+”传播新格局。

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
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责编 | 陈晓楠校对 | 周 勇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[ 相关新闻 ]